主持人:蛟河市以建设宜居和美乡村为导向,实施市领导调研、调度推进、拉练观摩、监督暗访“四个常态化”和网格管理、协调联动、巡查整改、“赛马”评比等机制,构建了制度化、常态化、规范化的环境整治体系。依据村庄基础设施现状,将248个行政村分为环境较差、环境稍好、示范引领三类,督促每村制定个性化方案,有针对性、有计划地分类推进,进一步提高了整治覆盖率和标准。
蛟河市庆岭镇杨木沟村党支部书记 陈士伟:“以前我们村环境一般,基础设施欠缺。现在,蛟河市对滨湖路整体改造升级,环境卫生有专人清理,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,村民开办的度假村、山庄、写生基地生意红火,今年比去年增收不少!”
主持人:今年5月份,蛟河市委、市政府印发了《蛟河市建设净美村庄实施方案》,明确各部门和乡镇街职责分工,切实做到了“责任落实在一线、资源下沉在一线、成效彰显在一线”,全力将群众需求清单转化为赋能生态宜居的成效清单。
新站镇文化村村民 安建伟:“现在村里垃圾能及时处理,路面、边沟有专人清扫,各家各户会把垃圾主动投放到垃圾桶里,空气没有异味了。大家比着收拾园子、院子、屋子,栽些花花草草,环境越来越好了。”
主持人: 他们扎实开展示范村建设,启动2个省级“百村示范”村、22个“千村美丽”村、74个移民“美丽家园”项目建设;完成农村公路坑槽修复、灌缝、涵洞维修等大量工作;坚持绿美先行,绿化公路、河流、示范村屯;新建小景观246个,栽植金叶榆、榆叶梅等品种绿篱20余公里。